建筑系开展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12 浏览次数:0次
6月12日,建筑系联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东垣古城遗址公园真定国宫殿考古现场联合举办“联学共建探真定,守护根脉启新程”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活动通过实地研学、基地共建、沉浸式党课等形式,探索“党建+文化守护”新模式,旨在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助力燕赵文化传承与育人实践。
活动伊始,双方共同为“文化根脉守护实践教育基地”揭牌。该基地将依托真定国遗址资源,开展古建研究、数字复原、考古研学等实践活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校院合作机制。“通过联学共建活动,我们希望能将文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提高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文化内涵,让青年在触摸历史中坚定文化自信。”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定考古工作站陈伟研究员表示。
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赵星研究员带领下,建筑系师生走进真定国宫殿考古挖掘现场。专家从夯土基址、建筑构件、瓦当纹饰到出土器物,详细解读真定国建筑风格与历史地位。“城内发现的大型夯土基址群,是华北地区目前发现的布局最完整、规格最高的两汉高等级建筑群。本次揭露的汉代宫殿建筑不仅是华北地区目前发现的布局最完整、规格最高的两汉高等级建筑群,更是国内目前仅见的两汉王国宫殿建筑遗存。”专家讲解引发师生阵阵惊叹。
活动现场,《从真定国兴衰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包容性》主题思政课将氛围推向高潮。“走进真定国宫殿遗址,触摸千年砖石,对话历史匠人,深感建筑不仅是空间的载体,更是文明的见证。探寻真定国宫殿遗址既是建筑专业实践的‘活教材’,也是思政教育的‘实景课堂’,真正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建筑系党总支书记高学巍以真定国存废为切入点,剖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历程。
活动双方后续将围绕遗址保护、数字复原、专业课程开发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推动“党建+文化守护”品牌向纵深发展。此次联建活动不仅为校地合作提供了新范式,更以文化传承赋能党建创新,为守护地方文化根脉注入新动能。